氯化钠溶解度(含例题详解)
氯化钠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食盐的化学名称,炒菜时的高温可以使食盐融化,温水、热水都可以使一定量的食盐溶解,那么氯化钠的溶解度具体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氯化钠的溶解度。
1、氯化钠的溶解度
氯化钠化学式:NaCl
氯化钠在不同的温度,溶解度也不同。
常温下,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5.9 g。
溶解度的单位有两种:1.克(g) 克/100克水
用表格表示:
氯化钠溶解度 | |
温度(℃) | 溶解度(g) |
0 | 35.7 |
10 | 35.8 |
20 | 36 |
30 | 36.3 |
40 | 36.6 |
50 | 37 |
60 | 37.3 |
70 | 37.8 |
80 | 38.4 |
90 | 39 |
100 | 39.8 |
2、氯化钠溶解度例题详解
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上述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NaCl__.
(2)3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45.8g___.
(3)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__的方法提纯.
(4)若要在某一温度下,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KNO3和NaCl饱和溶液,则该温度所在的范围是__20-30℃__.

A.氢氧化钠 B. 氯化钠 C.硝酸铵 D.干冰 E.生石灰.
分析:
(1)根据图表中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幅度考虑;
(2)查30℃硝酸钾的溶解度即可;
(3)根据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变化幅度的大小考虑提纯方法;
(4)根据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考虑;
(5)根据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和物质溶于水的吸热和放热情况考虑.
解答:
(1)通过图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
(2)从表中可查出3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比较大,所以要用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的方法;
(4)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KNO3和NaCl饱和溶液需要它们具有相同的溶解度,通过图表数据可知在20-30℃它们的溶解度才有相等的可能;
(5)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硝酸钾的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变为不饱和才能使固体溶解,要想升温,物质溶于水需要放出热量,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溶于水都放出热量.
答案:(1)NaCl;(2)45.8g;(3)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4)20-30℃;(5)AE.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根据图标信息做题的方法,了解了提纯物质的方法和物质溶于水吸热和放热情况.
以上就是小编所整理的关于氯化钠溶解度的知识。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直至饱和。
>>>科学高分网开通公众号啦!科学高分君已经上线,扫码关注科学高分君,中考资讯、历年真题、最新政策等信息会第一时间推送到你手里!
